欢迎位临中国飞碟探索网 Welcome to China ufo discovery
·回首页 ·U迷论坛 设本站为首页 收藏本站
目击报告难因初探
当前位置 - 首页 UFO研究
时间:2008-01-16   来源:    山东UFO研究会   网友评论 0 条   点击查看

山东UFO研究会秘书长王芝苗 笔名:苗旺
通讯地址:济南市历城区洪苑小区邮政所018信箱 电话:89O1733 邮编:25OlOO

    对于UFO的研究,最基础的依据是目击报告。而尽量能够收集到更多的目击报告,又是研究UFO的重要内容。

    然而,对比频繁出没的UFO现象,目击报告数量显然是微不足道。而目击者人数,在所居住的人群中也是廖廖无几。笔者认为这也是UFO研究成果,难以辉煌的重要原因。而UFO研究队伍,迟迟不能壮大,也与此因素有很大关系。

    那么,为什么目击报告何以数量少呢?缘何UFO研究队伍发展不快呢?笔者谈点拙见与各位老师商榷。

一、时间短暂

    从目前已经得知的目击报告中了解, UFO现象往往发生的时间短暂,可以说是稍露即失。而时间的短暂就意味着机会把握的稀少。试想,在那短短的十几分钟,甚至几分钟的时间里,又必须在适合视力范围的上空,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分辩能力,机会自然很少。就是在这为数颇少的目击者中,又有数量不少的人缺乏UFO的基本常识,而能够反映出目击报告来的,真可以说是百里挑一。因此,目击报告难就是能够理解的了。

二、与人造飞行器混淆

    UFO的飞行过程,与人造飞行器相比,如飞机、卫星、火箭、气球…有着根本的区别。后者不论是那一种飞行器,都是有规律的循序渐进的(飞行表演是另一回事,并且人们容易分辩出是飞机)。而且飞行器有一定的声响或灯光以及尾气。那么UFO的飞行过程中,就并非有规律的飞行、它既会全速前进,又会高速倒退,还会骤然停止,既可垂直升空,又可直线坠落,还可悬浮半空,既能声如雷鸣,又能声音细微,还能声音全无;既有强光灼人,又有彩光闪烁;而陨星、陨石……的坠落也不会与UFO的飞行雷同。所以分辩出是UFO现象还是人造飞行器的运转,或是陨星、陨石的天体现象,以及是日升日落,月亏月园,星转斗移,云聚云散的气象变化假象,也需要目击者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。既不要被人造飞行器的正常运转所迷惑,也不要被千变万化的气象异状所欺骗也不应把UFO的活动遗漏。要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判断出是否真的发生了UFO现象,并得出目击报告,自然是十分困难的,以往的事例中,经常是发生这样的情况:不是把人造飞行器当成了UFO现象;就是发生了UFO活动而误以为是人造飞行器,未有进行目击记录。因此,与人造飞行器混淆也是目击报告难的原因之一。

三、位置的局限性

    要完成UFO的目击报告,首先要先进行目击,只有在亲眼目击了UFO的活动现象后,才能总结出目击资料进而完成目击报告,而要目击到UFO的活动现象,在位置上就有很大的局限性,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居住条件形成了高层化、单元化、舒适化的趋势。在建造中又多是采用小居室、大中厅、多房间的布局。因此,在观测UFO活动时,往往就受到观测位置的局限性。不仅要在UFO出现的短暂时间内,还要处在适合目击的位置。否则,即使频繁出现UFO现象,你不处在适合观测的位置,也是目击不到的。

    UFO出没变化莫测,瞬息万变的天空中,谁也说不准UFO何时出现?从何方来?到那方去?你可能在南阳台上专注的等待若干年,也看不到一次,然而说不定在北阳台上很快就有幸见到一次。因此,象这样大海捞针似的来目击UFO现象,是何等困难啊?笔者是一位UFO爱好者,自从参加这个队伍以来,就一直痴心不改的捕捉一次目击UFO活动的情景,但是十几年来一直却未能实现这一愿望。然而,我的女婿和外孙在一次晚饭后的散步中,就有幸在花园里见了—次,而且当时见到的人还很多。

    这次UFO现象波及面广,目击者多,但真正完成目击报告者甚少,在当地媒体上见诸报端和电视的更是廖廖数人。所以位置为局限性也是目击报告难的重要原因。

四、专业队伍太小

    从目击UFO现象,到形成UFO目击报告是有一个过程的,这个过程的最重要一步,就是由目击到UFO现象的人,把UFO活动的全过程,形成文字材料做为一种资料保留起来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人员来完成。就需要有一大批爱好UFO研究的人员,并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工作者,来整理、收集、汇总成规范的文字材料和图片、录音、录相……等物证依据。一但专业队伍太小,专业人员缺少,就会错失良机。

    对于UFO现象,现在社会上是怀疑者多,相信者少,而在相信的人中,又是看热闹者多,专心从事这项研究的人少。因此,偶而目击到UFO现象,也是很少能够把各种数据记录详细。比如确切的时间、地点、方位、运行方向、离地面的高度、形状、颜色、有无光亮及尾气……是否单独运行?还是几个相伴而行?是否以摄影或录音、录相的形式将其收集起来?所有这些资料,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依据。

    从目前看, UFO的研究队伍实在太小了,而研究队伍小了,人员不足,照顾不过来,就难免对UFO现象产生疏漏,而等社会上有人反映出来,作为UFO研究工作者再去进行调查、取证、收集那难免会收集不充足。因此,专业队伍太小,也是目击报告难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
五、多半发生在夜晚

    或许是UFO与人类的生活习惯不一样,或许是UFO有意尽量减少与人类的接触。总之,从已经收集到的世界各地,对UFO的目击报告资料看,其中多数事例是发生在夜晚,特别是发生在深夜。

    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是睡眠以夜晚为基础。所以,一到夜晚人们就纷纷入眠,而且有不少的人还习惯早睡早起,甚至于有人还早睡眠晚起床。从事夜间工作的人们,毕竟是少数。那些白天无精打采,夜里精神十足的“夜里欢”实在不多。

    夜间不能入眠的人本就不多,从事夜间工作的人又要坚守本职岗位。那些“夜里欢”也很少有功夫去观测有无 UFO出没的现象。从而给UFO的活动留下了很大的空间。因此,有不少UFO的出没,并没有收集到目击报告中去。象河南省某城市工厂的夜班值勤人员,收集到了目击报告,这种情况实在是少的可怜,而多数夜间发生的UFO活动那被遗漏掉了。这也是目击报告困难的一个原因。

六、缺乏经费

    从事UFO研究的人员很少,而专业从事UFO研究的人员更少,据笔者初步了解,目前我国各地真正从事UFO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屈指可数,多数的人员都是业务时间开展这项研究活动的。为数不少的省、市、自治区的研究队伍,还未能在民政部门得到社团注册登记、它们普遍存在着经费困难。无办公场所、无经济来源,连外出开会都要自掏腰包。有时外地发生了UFO现象,本想实地调查、采访,但因为经费吃紧,也只好放弃了。

    即使目前已经得到了社团注册登记的各省、市、自治区的研究组织中,多数也是经费吃紧,举步为艰,很难保证研究工作中所需的经费开支。

    按照UFO研究事业的规律,应该是具备较完善的,比较先进的宣传方面的设施。只有这样才能适合UFO研究工作的需要。然而,未完成社团注册登记的各省、市、自治区的研究组织自不必说,就是那些已经完成社团注册登记的各省、市、自治区的研究组织,也很少具备录相、电脑、大型观测设备高精度相机……等宣传工具和仪器的。

    UFO现象目前在全球仍是一个难解之谜,正因为是谜,所以多数人才对此持怀疑态度,甚至许多的科学家都持否定态度。这一方面是UFO研究队伍太小,对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大,但是以笔者拙见,要让人服,必须要心服、要人信,首先必须有充分的依据,让事实说话。贵州省都溪林场的事件,不是好多人还都不知道吗?倘若我们设施能先进一些,能够把象都溪林场,贵阳车辆厂的事例详细的录制下来,并进行全面地、科学地、分析和论证,把全部的物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。我想不仅会打消怀疑的顾虑,就连坚决反对者也会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。

    然而,就目前各研究组织的经费状况,能够实现让人信服的条件吗?笔者大胆的说一句良心话:办不到,而且短时期内也难以实现。

    笔者是从事UFO研究十几年的工作者,从笔者这十几年的经历看,确确实实是存在着经费困难、妨碍研究工作开展的问题。我省UFO研究认伍,虽经多方努力,注朋登记至今遥遥无期,经费来源处于赤贫。莫说先进的宣传和观测设施,就连外出采访和开会交流的经费,那难以拼凑。因此,就是知道本省的其他地、市发生了UFO的现象,也难以完成目击报告的收集工作。因而,缺乏经费也是造成目击报告困难的一个重大原因。

    综上所述,当今世界上,UFO现象是人们关注的焦点,也是一个千古之谜。为了解开这一千古之谜,世界各地的 UFO研究工作者,付出了艰辛的努力,也付出了巨大的经费。然而时至今日,仍然未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。原因何在呢?笔者认为,有关UFO活动的资料收集还不多,在收集资料的基础方面,主要是依据世界各地汇集出来的一件件目击报告。然而对比UFO的频繁出没,人们收集到的目击报告,实在是太少了。

    那为什么会发生目击报告少呢?笔者认为,从客观说UFO的出没时间非常短暂。而且多半发生在夜晚,还与人造飞行器容易混淆,在目击的位置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,而从事这项事业的专业队伍太小,开展这项研究工作又缺乏经费……等等原因,而从主观上说,绝大多数的人员都是业务时间开展这项活动,受时间、经济的约束,没有抽出太多精力和财力去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。因而,导致目击报告收集困难。从而使UFO研究工作进展缓慢。

    不可否认,随着对UFO知识的不断普及,对UF0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,必然有更多的人,相信UFO热爱UF0的研究,并且有更多的人把人力、财力投入到这项研究上去,从而使UFO目击报告难的现象得到一定的改善。

    由于笔者才疏学浅,上述拙见肯定错误缺点难免,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。

> > 新闻链接
上一篇:对UF0外壳的猜测   下一篇:飞碟动力器初探
评论内容:不能超过250字,匿名评论,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。
用户名: 密码: 匿名?


©2007-2008 Rvho workgroup., UFOcn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飞碟探索网.